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

《我在網路鬼混》同志文與同人文

  網路很大,而我在網路上的圈子很小很小,小到知道我的人,大概都是待過布袋戲同人論壇的。
  說起來,我寫的文也不算很少,只不過自創的小說還算長,而絕大多數是衍生的同人文,同人文中同志文又佔了大多數。或許,就像人們常說的,有衝突才有激情,有阻礙的戀情燃燒的更快,於是,男男戀情便成了主要風潮,也是相對容易產生靈感的題材。(女女戀情是不是比較少我不知道,不過據說以分類來講,男男同人是女性向,女女同人是男性向,所以這部份或許該去問玩同人的男性同胞們。)
  在真正寫同志文之前,我的部份原創小說中也有隱誨的提到這種感情,也沒有特別想要寫,只是覺得劇情裡該這樣安排而已。或許因為我讀過相關的書和報導,或許因為朋友介紹的同志漫畫看過後的感覺不錯,總之,在安排到故事裡的時候,沒有覺得什麼不自然的。
  真正開始寫同志文,大概是在決定出同人誌的時候。要嚴格分的話,我的應該算自費出版品吧。笑,那時流行的是布袋戲與漫畫的男男文和漫畫(現在也還是,不過衍生的來源已經不只是布袋戲與漫畫了。),而我打算出的卻是純自創,也是有點怪異的。
  出同人誌是很教人憂慮的一件事,因為沒錢,很現實,卻也是事實。
  說出來也不怕人笑話,我出的個人誌與合作誌中,貌似只有一本賺錢、一兩本打平,其他都處於虧損狀態。受不受歡迎是一回事,文章有沒有被認同是一回事,賣不賣得好又是另一回事,這點,我倒是分得清的。
  即使不出同人誌,小說我還是會寫的,更多的是因為興趣,但是在支撐興趣的原因裡,還有讀者告訴我的話。

  不知道其他寫同志文的人是怎麼生出靈感的?以我來說,初期是有點痛苦的。
  我不是男人,不是同性戀,可我要寫的是男男同志文,故事架構可以憑空想,可男同志的心理怎麼去描繪?
  搜集資料是一定要的,當年除了漫畫比較容易找到之外,相關的書是很稀少的,不管是小說還是資料書,一般的書店根本不會進。回想起來,在店家詫異的眼光中去買同志相關的書,對自己的勇氣還是有點讚許的。(我的環境或許狹窄了點,後來發現好像這種書同人女去買的比較多……)
  除了書店可以找到的書之外,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逛網站,去看真正的男同性戀架的文字網站(說實話,是不是真正的我也不清楚,總之上面都是相關的小說、幻想,發文的都是男性名字),也看了點心理學相關的書籍,然後才真正動筆去寫【薔薇記事】。
  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,我自己都覺得【薔薇記事】第一篇寫得很幼稚、很天真,女主角那種對同性戀的理所當然的認同其實並不現實。雖然自知有這樣那樣的缺點,可是我從來沒想過要去改變這個系列的筆法,或許可以說,這個系列逐步成熟的描寫,正是我從一個站在門外的人所幻想的東西,慢慢的與現實貼近。

  即使不出同人誌,小說還是想寫的時候就打開電腦寫了。
  雖然沒有人砸磚點評的情況也習慣了,但是不可否認,有些讀者的話對我的影響還是很深的。
  讀者告訴我,看完【薔薇記事】第一篇之後,他了解到同性戀跟一般人沒兩樣,後來他與出櫃的朋友重拾友情,他的朋友看了也覺得不錯。其實我自己知道,那樣一篇幼稚的小說,最大的可取之處,就在於對愛情的認同理所當然。
  讀者告訴我,明明是他不喜歡的配對(單指攻受),可是看我寫的同人文後,覺得好像這才是理所當然的。我很高興,真的,因為我一直希望自己筆下的人物,不管生死愛恨,都能夠理所當然。
  讀者告訴我,看完某篇後,能確切感受到故事主人公的成長。很認真的說,不管是讀別人寫的還是自己寫的,一個完整的故事總是能讓人成長,而我希望我在寫一個故事時感覺到自我心理的成長,也能夠讓讀者有相似的感受。
  很汗顏的說,我很不會寫評論,幾乎不回文,我總覺得回一兩句無關痛癢的話,還不如不發言。可我還是得說,【讀者說】對作者真的很重要,如果你心裡真的感受到什麼,那就留一句話給作者吧,我想大部份的作者還是需要這樣那樣的鼓勵,而讀者的支持,總是最重要的動力。

  不管是自己得到的,還是從讀者那裡得到的,我可以很負責的說,寫文很快樂,也必須很嚴肅的說,寫文很痛苦。
  我也寫過輕鬆的文,也出現過無釐頭的搞笑,自然也有過不健康的題材、不妥當的發言、自以為是的評論,偶爾我也感到恐懼,要讓故事顯得理所當然很不容易,可這理所當然的敘述,會不會將人引導到錯誤的方向?
  網路上發文的人千千萬萬,像我這樣的也沒什麼了不起,只是不起眼的小浪花罷了。我也沒有什麼濟世救民、文以載道的宏偉理想,可我總怕小說裡讓人感受到的理所當然被理所當然的濫用在現實裡。被罵自作多情、庸人自擾也無所謂,總之,我更希望這只是一個傻瓜自以為是的焦慮。
  最後,我必須很坦白的說,不管是原創小說、衍生文學還是同志文學,此人偶爾也會寫寫,然而我最喜歡的,還是看別人寫的。笑,所以,看到此文的朋友們,有靈感的話,請多寫一點文章來豐富網路世界吧!

朱玉 于 上午 03:53 2007/10/2

1 則留言:

亂入紅塵 提到...

  不管是不是寫同人,作者本身意識裡的【理所當然的認同】很重要。
  以前我常跟人說,我在寫文時最希望給人感覺合理的有兩件:一件是角色理所當然的活著,一件是角色理所當然的死去。
  如果一個作者能夠超脫於自己所寫的故事,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來鋪陳敘述,可說相當厲害了。當然物有兩極,這個厲害,一邊是根本不知道在寫啥,一邊是絕對理性的陳述。
  寫文的人,通常會將自己的情緒代入角色中,可能是主角、配角,甚至全部的角色都有點影子,無論喜代入多少角色、多少情緒都不是問題,最要緊的,是那份【理所當然】,從角色的個性衍化開來,這個角色面對什麼人、什麼事會有怎樣的語氣、心態和應對方法,都會有一定脈絡存在。當然,天馬行空也是可以的,但要跟主角的心性、智慧有所配合才行。
  主角可以是弱弱的凡夫俗子,可在你所構築的故事中,【你希望讓主角有怎樣的成長】卻不能不考慮。寫的時候也不必要一開頭就想把所有的想法都一股腦兒丟出,很多時候,在開篇時是不會知道故事中間會發生什麼事。當你順著主角的思路去走過你為主角安排的經歷時,讓主角成長的目標,便會水到渠成。